為什么孩子突然很怕某樣東西?

  什么是兒童恐懼心理?它是指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,會突然對某件食物產(chǎn)生恐懼心理,比如某種小動物、水、黑暗等等,嚴重話可能導致患身心疾病,那么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關于兒童恐懼心理的話題。

  1.不要溺愛孩子

  據(jù)兒童心理學家研究表明,溺愛是對孩子身心發(fā)展百害而無一利的,會溺愛孩子的父母在行為上通常表現(xiàn)為過度保護,孩子一旦看見什么感到恐懼的東西,就立即帶孩子遠離這個東西。比方說,孩子第一次看見狗狗,因為未知而感到害怕,父母不應立即出面阻止,而是應該讓孩子自我進行探索,必要的時候給孩子一點指導和幫助,孩子未必是真的怕狗狗,或許只是因為爸爸媽媽的溺愛才導致了孩子的怕,才導致了孩子失去了很多鍛煉自己的機會,久而久之,孩子就會變得容易膽怯和依賴別人。

  2.不隨便對孩子發(fā)脾氣

  孩子畢竟是孩子,孩子的理解能力不能與大人想比較,所以,面對誤解和不快要用溝通去解決問題,而不是通過發(fā)脾氣這種對孩子來說是無厘頭的事情來解決問題,如果孩子對父母過分恐懼,就會整天戰(zhàn)戰(zhàn)兢兢、心神不定,長此以往下去就會變得畏畏縮縮、毫無自信了。

  3.不過分責怪孩子

  孩子都會犯錯,成人尚且還會犯各種各樣的錯,更何況是正在成長中的孩子呢,所以面對孩子的錯誤,做到批評教育就好,而不應該過分的責怪甚至體罰孩子,因為這樣會降低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,讓孩子變得因為不敢犯錯而畏縮害怕。

  4.父母應當言而有信

  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這方面,首先要做到言而有信,而并不是“我高興怎么樣就怎么樣的”的態(tài)度,反復無常的態(tài)度會讓孩子摸不著頭腦,不知道究竟該怎么做才是完全對的,也不知道正確的標準是什么了,模糊的狀態(tài)自然會讓孩子感到恐懼。

  在防止兒童恐懼心理的同時,也可以利用恐懼心理來鍛煉孩子的勇氣,比方說孩子怕黑,就讓孩子自己勇敢地適應一些黑的環(huán)境,讓他更加勇敢地面對自己所懼怕的東西。

還有疑問嗎?請留下您的問題,15分鐘內(nèi)回答您!